异国风情档案 > 日本风情-筷子文化
筷子,可谓是中国的国粹。据历史学家考证,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与中国毗邻的日本,在效仿中国筷子的同时,又出现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筷子。
筷子的造型
筷子的发展历史和饮食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,所以导致中国,日本筷子有以下区别:
中国人的筷子最长,在手抓的一端是方形横截面,与食物接触的一端是圆形的,终端是一个较钝的点(一般是木头或竹子):在中国的菜中,油炸的菜比较多而且吃饭都是围着一个大桌子,又是用大盘子盛菜,筷子不够长不够粗,便会夹不到肉,吃不到菜;另外,中国人过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贫富。筷子越长,家产越殷实,原因很简单,大户人家吃饭菜多,筷子长了好夹住远处的菜。过去没有转盘,多好吃的菜也转不到你的面前。
日本的筷子多是木制的,上面喷有漆。日本的筷子都比较短,在手抓的一端是比较粗实的方形,而夹食物的一头则是尖尖的锥形(一般是木头或竹子):主要原因是,日本人用餐,一般都把饭菜汤碗全放在一个托盘上,每个人吃自己面前的一份,筷子再短也无妨;(备注:短点的是妇女使用,长点的由男人使用)
不同国家的筷子造型
筷子的礼仪
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,有礼仪上的讲究,也有禁忌上的讲究。从小,父母就教育我们不要用嘴含住筷子,不要用筷子指着别人,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等等,这是礼貌,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礼貌。
在日本,筷子称为“箸”,是日本料理的必须工具。按照日本人的说法,日本料理是“从筷子开始、以筷子结束”。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持箸方法,使用筷子时还要注意25种禁忌。每一种禁忌都有特定的名称“XX箸”,其含义有些可以从汉字看出端倪,比如“泪箸”、“刺し箸”、“立箸”等。下面是这些禁忌的简介:
1.“指さし箸”——不要用筷子指人。
2.“かみ箸”——不要用牙齿咬筷子。
3.“刺し箸”——不要用筷子扎取食物。
4.“渡し箸”——不要把筷子架在碗上。
5.“立箸”——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碗里。
6.“こじ箸”——不要在碗底翻腾取食物。
7.“叩き箸”——不要用筷子敲碗催促他人。
8.“洗い箸”——不要在碗盘汤中涮洗筷子。
9.“寄せ箸”——不要用筷子拨动、移动盘子。
10.“ねぶり箸”——不要把筷子放在嘴里吸允。
11.“振り箸”——不要甩手抖落筷子上的汤汁。
12.“せせり箸(楊枝箸)”——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使。
13.“込み箸”——不要把筷子放进嘴把事物塞食。
14.“箸渡し”——不要用筷子向他人的筷子递送食品。
15.“クロス箸”——不要把两根筷子交叉,很不雅观。
16.“そら箸”——不要筷子靠近了盘子,却又不取食品。
17.“探り箸”——不要用筷子在盘子里搅拌、寻找食物。
18.“かき箸”——不要把碗放在嘴边,用筷子把食品往嘴里扒。
19.“直箸”——不要有公筷不用,直接使用自己的筷子在盘内取食。
20.“持ち箸”——不要把筷子拿在手里,端起碗不用筷子而吸食食物。
21.“そろえ箸”——不要用舌头、嘴唇或者其他平面整理、理顺两根筷子。
22.“迷い箸”——拿起筷子后不要前后左右晃动犹豫不决,似乎在挑拣食物。
23.“涙箸”——“泪筷子”,用筷子夹取带汤汁的食物时,不要让汤汁留下来。
24.“移り箸”——前面食物的还残留在口中没有咽下的时候,不要夹取另外的食物。
25.“握り箸”——不要用手掌握住筷子,这是初级错误,一般来说只有初学使用筷子的孩子和外国人会犯。
筷子的寓意:
其实筷子除了作为日常使用的餐具,它还可以作为结婚时的定情之物。因为筷子是成双成对的,而且必须两根筷子一起使用,加上筷子的谐音,因此它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,如:“双木即成林,相伴到永远”、“筷子筷子,快生贵子”、“出双入对,永不分离”等等。更有趣的是,在日本有位著名的设计师采用一对筷子为设计元素,设计出了一款餐桌椅,一推出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追捧。
沙面岛“伉俪情深”餐桌椅
椅子后背 筷子造型
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效果呢?就源于筷子带出的三层深刻的寓意。
一、一对筷子应该是长短颜色材质都一样,没有主副之分。喻示夫妻地位应该平等,事业家庭共同分担。
二、筷子必须两根同时使用,缺少哪一根都不行。喻示夫妻二人遇事应共同面对,缺一不可,不可分离。
三、两根筷子在使用时,须同时用力才能夹住食物。喻示夫妻应该同心同力,劲往一处使。
想想吧,若家里摆上这套餐桌椅,就仿佛有一个警钟,时刻提醒我们夫妻平等,不离不弃,夫唱妇随,琴瑟和鸣。这样的情感状态有哪一家夫妻不想达到呢?这样的餐桌椅又有哪一家夫妻不想拥有呢?虽然这款餐桌椅设计于日本、风靡于日本,但是沙面到特地把它从日本引进到国内,并正式更名为“伉俪情深”,为了让这种美好的寓意和精神也能在中国生根发芽,带给国内的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更美好的生活。